close

妹妹放學回家,中低年級時,sabimama最常問的問題是,「今天跟哪個小朋友一起玩?」有時候妹妹會爆料,告訴sabimama:「某某某與某某某不是朋友了°」當sabimama問說:「怎會這樣?他們以後都不再當朋友了嗎?」妹妹的回答頗出乎意料───誰說大人就一定比小孩成熟?我們真的太小看小朋友(妹妹的同學們)處理事情的能力了。她的回答是:

 

「ㄡ,小朋友吵架,今天不是朋友,隔幾天又會再玩在一起啦。」她還露出點不可置信表情;怎麼大人連這個都比小朋友還不懂哩。(也對,小朋友的世界比大人的通常要單純許多。)

 

Sabimama很不喜歡動不動就給他人一個霸凌的罪名;尤其,當當事人還不過是個幼稚園到中低年級的小學生。有時候這些小朋友的確行為有偏差;或許是家庭因素、獲取純粹可能出自於忌妒。家庭因素較難解;忌妒看起來是好處理些。妹妹也曾經類似因被忌妒,而遭到排擠的經驗。(當時情緒失落難免,我們就盡量開導她。再怎麼說,這種狀況人一生中難免都會碰到,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,然後去面對,對整個事件是比較有利的;也可讓小朋友當作是一種學習)

 

早些發現,其實是可以減低傷害。甚至,有時候小朋友自己本身就有能力處理這樣的事情,根本無需大人插手。

 

總之,要談論幼稚園到小學中年級階段的霸凌事件。基於保護當事人原則,美冴等級的sabimama希望下筆者用不相干的第三人稱來陳述;即使對方和對方家長是外國人,不懂中文,看不到自己已成別人筆下霸凌加害者,感覺上殺傷力不大,可是,同時也因為不懂中文,根本也無法為自己辯白。

 

我們都喜歡看結局圓滿的故事,尤其,當故事中有壞人時,總期待著壞人受到懲罰、或是改過自新。改過自新版本,通常會有個救世主的角色,若是以當事人身分寫篇文情並茂、論點佳的學童霸凌教育文,即使沒有真的指名道姓,但是將對方與自己間所屬的關係明白交代,或許凸顯自己為故事最終的令人崇拜的救世主,看起來還是有點不妥。

 

教育界的人士,不是應該跟一般等級的媽媽們,更懂得如何去保護小孩受到傷害?或許模糊交代彼此間的關係、或是用第不相干三人稱,是否可避免故事中的霸凌加害者被貼上標籤,畢竟對方不過是個幼童。就算美冴等級的sabimama是不懂裝懂好了。

 

妹妹指定要讀的伊索寓言中文版故事;篇名叫「狐狸與鵜鶘」。整篇故事輕者可稱是“整人篇”;重者也可以加油添醋放大為“霸凌篇”,就看用哪種角度去解讀。問我家妹妹感想,她會很直說:「笨死了!他們是朋友;鵜鶘可以要求狐狸給他瓶子;狐狸也可以要求要個淺盤,這樣不就得了。」

 

是的,您可以用“整人”甚或是“霸凌”來看待這個故事,朋友間也可以適時拒絕“被整”(“被霸凌”),解決彼此間的溝通問題。誰說小孩就一定比大人沒能力、沒智慧?

 

英文篇如下:

Level 3-1 The Fox and the Stork | Kids' Classics Readers from Seed Learning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0FOP2GoI0o

 

Little Fables - Fable Stories For Kids - The Fox and the Stork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7t_zpM6i9I

 

The Fox and the Stork | Aesop's Fables | PINKFONG Story Time for Children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UMo2NDlflw

 

THE FOX and THE STORK STORY | Bedtime Story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lvjZfbn45I

 

The Fox and the Stork - Aesop's fables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BBymzF8hoI

 

Fractured Fairy Tales -- The Fox and The Stork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AYhOCLNkMc

 

Aesop's Fables - The Fox And The Stork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Q2YjlY9UkU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霸凌 以色列人 自學英文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bi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