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如果妳不幫我做這個,我就不要當妳的朋友!」 ----某日我家妹妹的A同學如此告訴她。

「我不准妳跟C同學玩,因為妳壞壞。」----另一個B同學跟她說過這樣的話。這個B同學努力的身體力行地阻擋了我家妹妹和她最喜歡的C同學間的友誼,造成她有好一陣子無法跟她那位C同學一起玩。這些算不算是被同學霸凌呢?(這些同學好可惡喔!)

 

 Sabimama好像又秀逗、離題了──這篇不是要說以色列學校老師遭霸凌的續集嗎?嗯,請待我說明原委。 

 

從幼稚園起,妹妹每天放假回家,sabimama問的第一句話,不是問她「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麼」;而是「今天在學校跟了那些同學一起玩啊」。

 

Sabimama最擔心的答案是,妹妹就只跟她最要好的某某同學一起玩,因為某某是妹妹最要好的朋友。最喜歡聽到的是兩個以上小朋友的名字被妹妹提及。

 

小朋友在學校的人際關係狀況,不是要靠老師或是學校,家長平時就能夠多少注意,這樣才不會等到自家小朋友狀況出了問題後,再來怪罪都是別的小朋友“霸凌” (我把你當最要好的朋友,妳卻霸凌我)

 

這些小朋友,有些其實只是單純行為方面有點“不妥”,認真說起來也非真的是“霸凌”。再怎麼說隨便把“霸凌”這兩個字加罪於其他小朋友身上,是沉重了一些(應該沒有家長會喜歡聽到自家小朋友被冠上會“霸凌”同學的罪名吧)

 

上面所說的兩種狀況,是校園裡還蠻常見的,不知道大家是如何處理的呢?

 

舉上面的例子,是前一篇說的以色列老師遭到家長們抗議事件,無論是家長、學校、甚至老師本身,無人將其定調為“霸凌”。

 

呦,那sabimama將標題訂為以色列國小老師遭霸凌事件簿()有欺騙嫌疑喔!

 

並非如此,sabimama只是想凸顯“霸凌”這兩個字,有時候被過度氾濫使用了,實情並非如此嚴重,有時候只不過是“欠缺溝通”罷了。就像這次老師的卡通圖片事件,我家爸爸就主張應該給老師有解釋的機會。

 

學校的處理方式跟家長們解釋老師的用意。除此外,學校還很聰明地詢問過以色列專家的意見。專家的說法也是老師的做無明顯不妥。當然,幸好家長們也很明理,接受了學校的專業解釋。這件事就這樣解決了,家長的怒氣平息下來,既也沒鬧上教育部、更沒鬧上媒體。

 

下一篇再來談開頭的那些可惡的“同學霸凌”事件吧。 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sabi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