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心小朋友未來的父母親,應該會想知道以色列小朋友“贏在終點的秘笈”在哪?相信嗎,秘笈竟然跟“1+1=2”那麼簡單。

 

sabimaa偶爾會上親子討論區,有時是看看現在面對台灣教育,台灣家長的意見與方式;有時從別人的經驗中學習(挖寶)。前不久,挖到一個寶貴的知識---總之,sabimama家女兒前不久去參加大學辦的數學特別班的入學考,那陣子,sabimama對數學方面的話題多了點注意。或許許多家長已經知道這玩意兒,數學不佳且不干涉妹妹數學學習的sabimama,卻是第一次聽到利用這種玩具學習加減乘除的妙方,那個玩意兒叫做“古氏積木”。

 

反正是玩具,即使上小五的妹妹,現在數學已經在上次方,早已脫離加減乘除的基礎數學階段,sabimama還是買了一套“古氏積木”,打算讓妹妹玩玩看後,順便可以教教台灣家裡教年幼的表弟妹們。

 

一個多星期前,收到積木。我家妹妹一看到積木,馬上喊著:「我知道!這個小二的時候,我們的老師有讓我們玩這個積木。」如上述,sabimama對學校的數學教學並不過問,這是首度得知,以色列學校真的是“快樂學習”;上數學課還能玩積木,難怪我家女兒對數學沒有畏懼。

 

順便一提,前不久收到朋友的一封emal,文中是貼一篇關於台灣媒體報導以色列“某個”幼稚園的“特別”之處,用的正是快樂學習方式。近幾年,“快樂學習”似乎是台灣教育改革很夯的話題之一,sabimama看了看標題,看不出該幼稚園的“特別”點是那裡---就我家妹妹上過的幼稚園來說,他們的課程並非上課學習,反而是從玩樂中學習,因此,“快樂學習”的幼稚園在以色列應該是“常態”,沒什麼可稱為“特別”的。

 

sabimama又在瞎扯啥了?積木和幼稚園,跟“贏在終點”有啥關聯?嗯,這麼說好了,將上面內容換一換,洋洋灑灑寫一篇嘲諷台灣家長總想贏在起跑點,從幼稚園起就讓小孩不斷不斷補才藝,花了一大把銀子,小朋友卻最終是“小時了了”;遠不如以色列那群從小“快樂學習”、不補習,長大後卻成為科技大國人才的小朋友們;這樣就切題了。反正,結局都是相同----“極盡嘲諷台灣教育、抬舉以色列教育”,這樣的公式不會比“1+1=2”難,而且這種公式超好用,無論是套用於德國、荷蘭、芬蘭…任何國家的教育都適用,保證有票房。

 

然後,大家就不用思考、無須思辨,反正,公式一套,結局相同。

 

但是,教育改革需要考慮的層面,並非只是單純套用這套公式的一言蔽之那麼簡單,它的面向複雜多了,可說是一言難盡。如果那麼簡單,那完全拷貝、移植來用不就得了?唉,恐怕最後只落得“畫虎不成反類犬”。

 

就拿前述的積木快樂學習來說,請問有多少家長願意接受老師在課堂上,讓學童玩積木算數學,就算小朋友會有一陣子的“龜速”計算陣痛期,家長也能忍受的?如果不能,以色列式的“快樂學習”方式,就很難在台灣實施。與其看碗外的,還不如看碗內的,走出適合自己的一條路,遠比老是羨慕別人的好(再說,別人的可以參考,但不一定合腳。)。

 

以色列的學校都是“快樂學習”?就像談到家庭,總會想到這句話: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學校的學習方式,或許沒有台灣填鴨、或是一天到晚要考試,但是如果sabimnama告訴大家,小四後,我家妹妹很可憐,經常要花上三到五小時做家庭作業,這樣大家還會認為以色列教育絕對就是“快樂學習”嗎?(妹妹的有些科目的老師,是依據小朋友能力給作業的;能力好的作業比較多、能力比較差的作業比較少。妹妹某次數學作業就曾長達二十多頁---雖然每頁的練習題並不很多)。台灣媒體報導的是,以色列學校"快樂"上課狀況,不知道報不報導放學後回家功課的繁重?

 

回歸到文章主題,台灣的小朋友,的確不少人從小就上補習班學才藝,只能說是國情不同,台灣的父母平日忙碌,遇到假日通常希望休息,小孩只好仰賴學校、安親班或才藝班;以色列的父母上下班正常,陪孩子的時間相對較多,小朋友並不從小就被送往才藝班,但是,實情是,不少父母在家裡自己教,要不妹妹同學中有人“上知天文、下知地理”的知識是哪來的?人家家長可也是平日花費了不少心力,在家裡自己教導,記得一年多前超級血月月蝕,人家家長可是帶著高倍望遠鏡,帶著小孩整夜觀月去哩。(雖然以色列父母教的才藝與知識,和台灣的小朋友在安親班或才藝班學的可能不同,但也是在不斷學習中)

 

人家說以色列小朋友“不贏在起跑點”,您就真的相信?sabimama倒比較相信“天下父母心”!

(贏在起跑點就必然輸在終點嗎?這是另一個話題了。sabimama只能說這並非套用1+1=2那種"通用"公式就能夠談完的)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sabi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